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侧,与宁夏自治区交界的贺兰山西麓,其位置正好处在我国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是2002年底由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的全国59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是阿拉善大漠边缘一块少有的原始森林。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3455.1公顷,包括南寺、北寺2个4A级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南北距阿拉善盟盟署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均在30公里范围内。园内植被具有浓厚的草原与荒漠色彩,是我国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荒漠草原的分界线的典型代表。
贺兰山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与荒漠的接壤和过渡地带。所以在低山,植被具有浓厚的草原与荒漠色彩,但是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又具有显著差异的气候带土壤带以及相应垂直分布的不同植被带,显示出典型的温带干旱、半乾旱地区山地的特殊植被景观,是中国西北地区少有的自然历史“本底”,也是研究中国西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更新与演替等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天然科研基地。
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座名山,黄河文化、西夏文化、蒙藏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底蕴的贺兰山文化。贺兰山西麓的广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庙。寺内因供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而闻名蒙藏宗教界。
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宗教艺术,显出历史与文化的悠久和深厚;独具魅力的大漠风光,宛若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极大地满足了城市游客向往异相环境和异态文化的旅游需求。
贺兰山的物产十分丰富,光是野生植物便有500多种,经济价值高的在100种以上。像青海云杉、油松、青杨、山杨、榆树、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野玫瑰、黄刺梅等。贺兰山还是个天然的动物园,飞禽有草雕、秃鹫、百灵、雀鹰、百灵、斑鸠等几十种。走兽有雪豹、猞猁、赤狐、马鹿、盘羊、獐子,甚至还有青藏高原的牦牛。
作为内蒙古旅游系统中独具特色的绿色旅游目的地,适中的时空距离,便捷的交通条件,确定了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主要森林休闲度假区。
贺兰山南寺(广宗寺)蒙语名“沙经巴德如拉格其苏木”,藏语名“噶丹吉楞”,坐落于贺兰山主峰巴音笋布尔西北麓一个群山环绕的峡谷地带,占地约1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2000多米,是阿拉善三大寺院系统(广宗寺、延福寺、福音寺)之最,它有围绕其周围方圆百十公里的八大庙宇组成,是当地和周边地区乃至一些国外(蒙古国)信教群众向往朝圣的地方。
南寺聚集了大量的极具文化考古价值的珍贵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佛教艺术精品。也聚集了精通佛教的显密二宗的教义教规的高僧大德,还聚集了无法估量其价值的金银珠宝为原料大量的珍贵法器。
贺兰山南寺虽说是六世达赖喇嘛肉身供奉之地,但其佛教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南寺根据六世达赖喇嘛仓扬嘉措的遗愿由他的弟子和众多信徒在他圆寂后十年建成的。即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后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朝为该寺赐名“广宗寺”,并授刻有满、蒙、汉、藏四种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笔金匾,落款是“大清乾隆岁次八月十六日”。至此南寺有了正式名称——广宗寺。
贺兰山北寺(福音寺)是阿拉善王之子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嘉庆十一年(1806年),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以工程告竣上报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音寺”,从此,便以“福音寺”之名著称于世。北寺在历史上遭受过多次劫难。同治八年,北寺首次遭毁。光绪三年(1877)由于道布曾呼图克图的努力,部分殿堂始获修复。1932年,阿拉善第十代王达理扎雅又捐资修缮了朝克沁多根(大经堂),使这座拥有99间三层楼宇的殿堂比以前更加宏伟壮丽。“文革”时期,寺庙再次受破坏。直至1982年,始重新修复。 全寺现有大小庙宇15座,建筑物百余栋,亭、堂、殿、阁,一应俱全。主庙旁置有白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交相辉映。
贺兰山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地处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华北黄土高原西北侧,西南邻近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西北第一大南北走向的山脉,根属阴山山系。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温带干旱半干旱山地森林的典型特点。系草原至荒漠的过渡地带,有复杂多样的动植物区和比较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具有色调分明的垂直景观,呈现梯度分布。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东南30公里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门票: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电话:0483-8639811,13948037556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乌银高速G1817南寺收费站向东14公里,G307南寺路口向东15公里
编辑:内蒙古旅游 http://cy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