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鄂伦春民族乡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端的扎兰屯市,位于扎兰屯市西北部,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汇地带,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雅鲁河上游,夏季昼夜温差小,最高气温不超过32℃,是旅游避暑胜地。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原为鄂伦春族聚居地,20世纪初,生活在格尼河上游毕拉河流域的鄂伦春族一个部落约60户260人,为谋生存和开展新猎区,逐渐移动到绰尔河、济沁河、阿木牛河流域,即大兴安岭东麓浅山区游猎,使这一带原始森林开始有了人烟。1948年春,党和政府帮助这部分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在阿木牛河畔建立了努图克。1949年又动员他们与达斡尔一道迁至交通便利的滨洲铁路455公里处定居,使他们第一次过上了真正的定居生活。1950年这里正式建站,取名南木站。1956年撤消努图克,设立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2006年7月原哈拉苏镇的道南村、东窑村、双北村、大兴村及黎明居并入南木鄂伦春民族乡。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地处扎兰屯市北部,东与卧牛河镇相邻,南与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毗邻,西与绰尔河林业局相连,北与牙克石市巴林镇接壤。总面积达到了2160.53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1106平方公里,草原3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可谓“七林、二草、一分田”。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现辖下辖黎明社区、莫多兰社区2个社区、南木村、猎民村、道南村、大兴村、东窑村、双北村、毕家店村、济沁河村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有8435人(2018年)。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地处大兴安岭中部,地势西高东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长而寒、夏季短而热。最大的河流为雅鲁河。这里群山围抱、碧水环绕、森林浩瀚、草原广袤,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春季草木吐翠,夏季百花争妍,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妆素裹。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最大企业南木林业局,下属有多个林场,林业资源丰富。境内风景秀丽,旅游景点极富特色,白桦猎村(现更名为鄂伦春民俗景区)、鹿鸣山庄、石板山庄(现更名为石佛山景区)为较大景点。
作为扎兰屯市三少民族之一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自2007年以来,高起点规划旅游线路,高标准建设景区景点,高水平管理支柱产业。截止目前,修建了通往漂流景点5.5公里的旅游公路;建造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展馆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南木鄂伦春民俗博物馆,成为展示农区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打造了鹿鸣山庄为起点的雅鲁河漂流12公里长的旅游带,就在这条黄金漂流带上就有白桦猎村、石佛山景区、泓森度假庄园和木天植艺园5个旅游景点。
2009年9月6日内蒙古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举行定居建乡60周年庆祝活动。6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鄂伦春猎民走下大山定居,跨下马背,骑上“铁牛”,弃猎从农、从牧、从商,家庭致富产业不断壮大。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族至今唯一的传统节日“篝火节”。大家会点燃篝火,身穿节日盛装,手拉手跳起民族舞蹈庆祝。黑熊搏斗舞是一种集体育、舞蹈、美学与童趣为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动作既优美又稳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13年10月25日,鄂伦春族舞蹈(黑熊搏斗舞)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紧紧抓住呼伦贝尔市扶持该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深入挖掘鄂伦春民俗原生态旅游资源,加强整体规划布局,大做“山、水、古、俗”文章,打造最适合人居环境的居住地。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交通便利,G232南北向由镇内通过,南到扎兰屯市,北达牙克石。县道X331由本镇接入G232,通往西部各乡镇。滨州铁路南北向由本镇通过,设有南木站,目前已无列旅客列车停靠。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南木乡
Nanmu Township,Zhalantun City, Hulun Buir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政府地址: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南木村林海路23号,南木站南侧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政府电话: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旅游景区:鹿鸣山庄、鄂伦春猎民部落、雅鲁河漂流、鄂伦春民俗博物馆、鄂伦春民俗景区、石佛山景区
美丽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