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力素敖包又称点尔素敖包,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东南,为清代鄂尔多斯最大的敖包。点力素敖包祭祀历经360多年兴旺,成为蒙古宫庭祭祀文化之最,为鄂尔多斯草原一件盛事,鄂尔多斯草原旅游的一个亮点。
敖包,蒙古语译“脑包”或“鄂情”,是堆子的意思。“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的。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清会典》记载: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
点力素敖包由十三个敖包组成,大敖包即长生天,与大敖包紧紧相连的,还有12个小敖包群体,它代表着12生肖,也被称为徒弟敖包。敖包是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是蒙古族人的崇拜物和吉祥物,在他们心里,祭敖包就是祭祀“长生天”,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
点力素敖包位于布尔陶亥苏木东南一个黄土隆出的冈上,瑞气汇祺,为清代鄂尔多斯最大的敖包,历三百六十余年而兴旺,渐成蒙古族宫庭祭祀文化之牛耳,为鄂尔多斯各届瞩目。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为祭拜日。草长莺飞时节,在点力素敖包脚下,礼炮齐鸣,彩旗飘扬,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古老、辽阔的蒙古高原上的敖包起源于大自然,它以崇拜为目的,展现了敖包文化和民族信仰。敖包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化石,延续至今,祭敖包便成了对民族信仰的见证。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蒙古族祭敖包的日子。这一天,参加祭祀的农牧民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带着精心准备的祭祀用品,怀着虔诚的心情纷纷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阿木苏”、糕点等供品,正面桌上摆放全羊。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
在祭典仪式上,喇嘛们身披法衣、手持法珠、焚香诵经。男女老少焚香膜拜祈祷,供奉祭祀品,敬献哈达,依次排成长队顺时针绕敖包3圈,将鲜奶和美酒等祭品洒向敖包,将哈达系在敖包上,再往敖包上放一块石头,许下一个心愿。在人们的装饰下,五色旌旗、红绸、哈达和彩旗迎风飘扬,更显庄严肃穆。
祭敖包活动中,晋剧演出、美食汇聚、农产品交流、义诊、各类宣传活动相继展开。活动现场,热腾腾的大锅炖羊肉出锅了,马奶酒、酸奶尽显浓郁奶香,美味的烤全羊、烤串更让人垂涎三尺……
蒙古族祭敖包的习俗源远流长,从成吉思汗征战年代就有了祭敖包仪式。祭敖包,是古老、神奇的蒙古高原上最常见,而且是最热闹的祭祀活动。通常在祭祀活动期间,还将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技活动,也被称为草原那达慕。祭敖包包含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点力素敖包祭祀首次突破万人。
祭拜敖包的形式:“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祀的形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血祭,即宰杀壮牛肥羊供奉在敖包前以祭祀神灵;
二是洒祭,就是“洒注礼”,即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幸福。到了近代,还增加了白酒、点心等祭物;
三是火祭,即在敖包前堆干树枝或干牛马羊粪点燃,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边转圈边念着自家的姓氏;然后供上祭品,把全羊投入火堆里。火烧得越旺越好,因为这象征家族各业兴旺。除祭祀礼俗外,由敖包祭又衍生出了一些特殊的礼俗。
祭祀敖包的用品:带上香火、奶食、酒水、三色哈达(黄色,蓝色,白色)
点力素敖包地址: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壕托线16公里处布尔陶亥苏木东南孔兑沟村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