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辖县,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境内群山绵延,川谷纵横,周边草原广阔,草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接待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是草原旅游的核心地区。
林西县,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移民实边”划巴林右翼旗西境和克什克腾旗部分置林西县,一直沿用林西县地名至今。1945年中共林西县委员会、林西县人民政府成立。
一、林西县行政区划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西与克什克腾旗接壤,东与巴林右旗、贡格尔草原毗邻,北接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南与翁牛特旗隔西拉沐浴河相望。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72公里,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68.7万亩、草牧场面积93.7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47.4%和45%。
林西县辖9个乡镇、2个街道,104个嘎查村、13个社区,户籍人口22.03万人,常住人口16.78万人(2025年初)。
林西县行政区划及其链接
林西镇 | 新城子镇 | 五十家子镇 |
统部镇 | 大井镇 | 十二吐乡 |
新林镇 | 官地镇 | 大营子乡 |
林西县政府驻林西镇。
二、林西县旅游资源
林西县地处辽河上游,大兴安岭余脉南段,地处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替过渡带,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也是牧区向农区过渡的结合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温带,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及平川区为主。
林西县境内河流属西辽河水系,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儿汰河。共有小型沼泽11个,水域面积0.4平方公里。
林西县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南临西拉沐沦河,北依大兴安岭,周边环绕广阔的牧区。西与克什克腾草原接壤,东与巴林草原、贡格尔草原毗邻,北接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草原。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林西旅游林西境内群山绵延,川谷纵横,著名的景区有九佛山、三楞子山和大冷山。九佛山和三楞子山景区以怪山奇石为主,山中峰峦叠障,沟谷纵横,草丰林茂,奇石竟秀。大冷山景区绵延数十里,夏季这里苍松翠柏,白桦相依,蓊蓊郁郁,鲜花遍野,百鸟啁啾。秋季,这里层林尽染,万山红遍。被誉为“天然森林公园”,是理想的避署胜地。
林西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林西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林西县城西南7.5千米处的锅撑子山,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遗址。锅撑子山、白音长汗文化遗址代表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被考古界命名为“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大井古铜矿遗址为林西赢得了“中国北方铜都”之美誉。唐代中原政权在此建立军事重镇,松漠都督府的雄姿依稀可见;蜿蜒绵绵的金界壕时隐时现。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享有热北“小延安”之美誉;老革命家在这里吹响了冀察热辽地区战略反攻的进军号角。
林西县有一万余年的文化史,拥有大大小小近二十处文化遗址和古建筑遗址。全县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主要遗迹: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东西樱桃沟细石器文化遗址、太平庄细石器文化遗址、林西镇西门外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辽饶州遗址、十二吐辽城遗址、小城子辽城遗址、官地镇辽城遗址、四方城遗址、金边墙遗址、金边堡遗址、头道营子边堡遗址、二道城子边堡遗址、三道城子边堡遗址、董广城金边堡遗址、中勿兰金边堡遗遗址、老房身金边堡遗址、三椤子山金边堡遗址、西耳子边堡遗址、潢水石桥遗址、小哈达辽墓、新民辽墓、新兴辽墓、二段辽墓、龙头山辽墓、刘家店元代墓葬、巴彦温都尔山东南麓淑慧公主墓、煤窑沟元青花瓷器窖藏、温都元瓷窖藏。
三、林西县旅游景区
林西县围绕“草原首驿•多彩林西”定位,重点打造东山生态旅游区、福山生态旅游区、西拉沐沦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两山一湖”精品旅游景点,现有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1处,以及九佛山景区、大冷山景区、三楞子山景区等。
林西县旅游景区名录及其链接
等级 | 景区名称 | 地 址 | 开放时间 |
2A | 沙那水库 | 巴林左旗富河镇 | |
2A | 植物园 | 红山区红峰路 | |
2A | 红山公园 | 红山区红山路 | |
2A | 南山生态园 | 红山区铁南大街 | |
2A | 红山湖 | 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 | |
2A | 楚东艺术农业博览园 | 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哈金沟村 | |
2A | 蒙古汗廷文化园 | 阿鲁科尔沁旗罕乌拉街道 | |
2A | 汗苏鲁国际生态观光牧场 | 克什克腾旗经棚镇 | |
2A | 契丹博物馆 | 巴林左旗林东镇 | |
2A | 翁根毛都沙漠旅游度假村 | 巴林右旗大板镇 | |
2A | 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 | 林西县林西镇东街村 | |
2A | 二道井子博物馆 | 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 | |
2A | 山戎部落旅游度假区 | 喀喇沁旗美林镇 | |
2A | 阿敦塔拉旅游区 | 巴林右旗大板镇 | |
2A |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区 | 巴林左旗林东镇 |
四、林西县主要文化遗址
1、细石器文化遗址:细石器文化遗址包括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樱桃沟细石器文化遗址、太平庄细石器文化遗址、林西县西门外细石器文化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林西镇南6公里处嘎斯汰河南岸的锅撑子山。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2、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冀察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旧址:1946年,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冀察热辽军区,热河省地府、中共热北地委、热北专署等领导机关实施战略转移进驻林西,林西成为当时全冀察热辽地区最可靠的根据地和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有东北“小延安”的美誉。在这一时期,林西人民在农业连年欠收,粮食严重不足,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艰苦奋斗,踊跃交公粮,积极运军衣、军鞋,从人力、无力等方面全力支援了驻林西的党政领导机关和前线作战部队,使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等领导机关在林西胜利渡过了解放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同全国各根据地一道实现了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当时,刚刚获得解放仅有9万人口的林西县就有8000余名优秀儿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成立了驰名中外、威震敌胆的“朱德骑兵旅”。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屡建战功,为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大井古铜矿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林西县城东20公里处的赤峰大井银铜矿矿区内,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处集采矿、冶炼、铸造为一体的古铜矿遗址,神州第一缕青铜冶炼火光升起在这里,从而使林西享有“中国北方古铜都”的美誉。
4、松漠督都府遗址:唐贞观22年,唐代中央政权在现林西县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现双井店乡西樱桃沟村黄土坑自然村)设置松漠督都府,为古代中原中央政权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较早的军、政重镇。辽太宗时,在此基础上,“完葺故垒”,定辽饶州。
5、金边堡、界壕、边墙遗址:公元1115年,金灭辽后,为稳固边城,防止异族进扰,筑建了长达3000余里的边墙、界壕、边堡。经林西的边墙有两道,边堡有九座,在统部镇边墙梁、老房身乡西南沟、西边墙,金边堡遗迹清晰可见。
五、林西县旅游交通
林西县是“锡赤朝锦”经济带上连接赤峰市与锡林郭勒盟的关键纽带,也是自治区“通疆达海”大通道和俄蒙“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上承接俄蒙资源的重要节点。
1、公路:集阿高速G5511、丹锡高速G16共线由县境南部经过,设有双井、东台子2个出口。国道G306/省道S204南北向纵贯全县,林大一级路G306南接G5511双井出口,向北经县府驻地林西镇,再向北直达西乌旗。国道G303、省道S504线南北双线横贯全县。组成本县三横二纵的公路骨干网络。还有县级公路两条,总长90.5公里。分别为:九嘎线全长26.8公里,庙大线全长63.7公里,目前全部为三级公路;有乡级公路11条,总长269.9公里。
S504五十家子至林西二级公路、S528林西机场公路、林西至东台子工业园区专线、查干沐沦湖环湖公路正在建设中。
2、铁路:集通铁路东西向横贯全县,设有林西站、温都和硕站2个火车站,其中林西站为客货三等站。巴新铁路由县境北部经过。
3、民航:林西4C级支线机场正在建设中。
六、林西县常用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
Linxi County ,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林西县政府地址: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兴林路北段
林西县文旅局地址:
林西县旅游投诉电话:
林西县汽车站:林西汽车站及班车时刻表
林西县火车站:林西火车站及列车时刻表
林西县飞机场:林西机场(建设中)
美丽的林西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内蒙古旅游 http://cyly.net